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列车轮对监测系统(RWMS)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压电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压电悬臂梁的发电特性分析 | 第18-32页 |
2.1 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 | 第18-20页 |
2.1.1 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| 第18页 |
2.1.2 压电陶瓷主要性能参数 | 第18-20页 |
2.2 悬臂梁式压电振子的结构 | 第20-24页 |
2.2.1 压电悬臂梁结构 | 第20页 |
2.2.2 压电悬臂梁的振动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2.3 压电悬臂梁的等效刚度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 压电悬臂梁的能量转换模型 | 第24-28页 |
2.4 压电陶瓷的最佳黏贴位置 | 第28-29页 |
2.5 压电悬臂梁材料选择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旋磁激励式悬臂梁压电发电机的理论建模与分析 | 第32-41页 |
3.1 旋磁激励式悬臂梁压电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32-34页 |
3.2 发电机的动力学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 多振子压电发电机的结构和输出电压特性 | 第37-40页 |
3.3.1 压电振子直接串/并联的输出特性 | 第37-38页 |
3.3.2 压电振子经整流桥串/并联的电压输出特性 | 第38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旋磁激励式悬臂梁压电发电机的试验研究 | 第41-56页 |
4.1 试验系统与测试方案 | 第41页 |
4.2 磁铁间耦合激振力的试验测试 | 第41-44页 |
4.3 发电机在不同磁铁配置方式下的发电特性 | 第44-48页 |
4.4 激励磁铁空间位置对发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| 第48-51页 |
4.5 多振子悬臂梁压电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| 第51-5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