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闭塞分区划分优化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论文的来源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| 第10-12页 |
2 闭塞分区划分基本原理 | 第12-20页 |
2.1 列车牵引原理 | 第12-17页 |
2.1.1 牵引力在机车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2.1.2 运行阻力在机车中的应用 | 第13-16页 |
2.1.3 普通列车的制动距离 | 第16页 |
2.1.4 高速列车的制动距离 | 第16-17页 |
2.2 列车运行模型的构建 | 第17页 |
2.2.1 计算列车单质点模型 | 第17页 |
2.2.2 列车多质点模型计算 | 第17页 |
2.3 影响闭塞分区划分因素 | 第17-20页 |
3 划分速度等级及确定追踪间隔影响因素 | 第20-42页 |
3.1 速度等级划分 | 第20-26页 |
3.1.1 闭塞分区划分级数的确定 | 第20-22页 |
3.1.2 闭塞分区划分模型的建立 | 第22-23页 |
3.1.3 闭塞分区划分结果的显示 | 第23-26页 |
3.2 四显示固定闭塞追踪间隔模型 | 第26-33页 |
3.2.1 区间追踪间隔 | 第26-27页 |
3.2.2 同方向停车追踪间隔 | 第27-30页 |
3.2.3 同方向发车追踪间隔 | 第30-32页 |
3.2.4 前后行列车不停站通过车站追踪间隔时间 | 第32-33页 |
3.3 准移动闭塞追踪间隔模型及影响因素 | 第33-42页 |
3.3.1 区间追踪间隔 | 第33-34页 |
3.3.2 同方向到站追踪间隔 | 第34-38页 |
3.3.3 同方向发车追踪间隔 | 第38-40页 |
3.3.4 前后行列车不停站通过车站追踪间隔时间 | 第40-42页 |
4 闭塞分区划分优化方法 | 第42-56页 |
4.1 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闭塞分区优化划分 | 第42-53页 |
4.1.1 优化模型建立 | 第42-45页 |
4.1.2 模型求解的免疫粒子群算法 | 第45-48页 |
4.1.3 闭塞分区划分结果显示 | 第48-53页 |
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6页 |
5 固定闭塞“效率”划分方法下的检测系统 | 第56-61页 |
5.1 四显示固定闭塞检测 | 第56-57页 |
5.1.1 闭塞分区长度检验 | 第56页 |
5.1.2 列车起动检验 | 第56-57页 |
5.1.3 追踪间隔时间检验 | 第57页 |
5.2 划分检测系统的构建 | 第57-61页 |
5.2.1 登录界面 | 第57-58页 |
5.2.2 主界面 | 第58页 |
5.2.3 划分结果显示界面 | 第58-59页 |
5.2.4 划分结果检验及修正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