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美育论文--美术论文

水彩画淡彩技法课程教学应用探索--以滁州市第二附属小学教学实践为例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论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五节 本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9-21页
第一章 水彩艺术与水彩淡彩教学第21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水彩和水彩淡彩的概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水彩艺术美的寻朔及欣赏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水彩艺术美的寻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水彩艺术美的欣赏第22-27页
    第三节 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理念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倡导关注文化与生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倡导创新精神培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倡导培养学习兴趣与新视野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倡导完善学生个体人格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倡导学习过程的愉悦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倡导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第31-33页
第二章 水彩淡彩课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第33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水彩淡彩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及目标设定第3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水彩淡彩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水彩淡彩课程目标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目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水彩淡彩课程的课程内容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重难点第45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学水彩淡彩课程设置和开展策略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小学水彩淡彩课程授课计划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采用课题教学法设计课程和开展教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采取合作探究的小组创作模式展开教学第46-48页
    第三节 水彩淡彩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淡淡青花瓷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盛夏的果实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《五彩敦煌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第53-57页
    第四节 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结果评价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第57-59页
第三章 水彩淡彩课程的问卷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第59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概述第59页
    第二节 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说明第59-62页
    第三节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62页
    第四节 问卷结果分析情况第62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视觉性维度下前后测对比结果与讨论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性维度下前后测对比结果与讨论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文性维度下前后测对比结果与讨论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愉悦性维度下前后测对比结果与讨论第68-70页
第四章、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第70-77页
    第一节 水彩淡彩课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具体裨益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能够帮助学生对水性绘画材料的熟悉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知识的知晓度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学习方法和条件的简便易行第73页
    第二节 水彩淡彩课程的教学反思和解决建议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绘画能力及认知程度不同的问题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编写一套完善成熟的讲义或校本教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学条件落后和教师培训的问题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课后兴趣小组如何实施问题的处理第75-77页
结语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附录一:水彩画淡彩技法课程第81-108页
    第一学阶(小学 1~2 年级)第81-90页
        第1课、《淡淡青花瓷》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第2课、《美丽花蝴蝶》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第3课、《盛夏的果实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第4课 《多彩五渔村》第88-90页
    第二学阶(小学 3~4 年级)第90-99页
        第1课、《五彩缤纷变色龙》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第2课、《跃动的颜色·跃动的鱼》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第3课、《设计·几何体》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第4课、《彩色的格尔尼卡》第97-99页
    第三学阶(小学 5~6 年级)第99-108页
        第1课、《虚实之间——花语》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第2课、《神奇唐三彩》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第3课、《五彩敦煌》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第4课、《自拍——水彩肖像》第105-108页
附录二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贵州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--以凤冈县为例
下一篇: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