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导论第8-1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9-14页
    四、概念界定第14-15页
    五、研究内容、思路、方法第15-17页
第一章 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一、教育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系统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平衡论第17-18页
    二、教育生态学与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的逻辑关联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师学习的生态特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乡村小学教师学习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性第18-20页
第二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的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 一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的构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的主体生态环境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的校内生态环境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的校外生态环境第22-23页
    二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的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整体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复杂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动态性第24-25页
第三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的问题分析——基于L区3所乡村小学的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一、L区3所乡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第25页
    二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主体生态环境失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校生态环境堪忧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外部生态环境落后第31-32页
    三、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多种限制因子导致其生态环境失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生理、心理超出乡村教师所能耐受的“限度”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乡村教师学习呈现“花盆效应”第33-35页
第四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学习环境的优化第35-41页
    一、改善主体生态环境,提高自我生态水平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维持主体内在的稳定状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实时关注乡村教师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,改善教师主体生态环境第36页
    二、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,构建健康的学校生态环境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保障教师学习拥有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资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制定以人为本、动态发展、民主平等的制度生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、培育合作的教师人文环境第38-39页
    三、完善相关政策制度,优化宏观生态环境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建立合理的价值认同,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乡村导向的政策制定,增强可行性和相关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实行远程教师教育,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第40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附录1 访谈提纲第46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彩画淡彩技法课程教学应用探索--以滁州市第二附属小学教学实践为例
下一篇: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管理研究--以M县S小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