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第15-26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第26-28页
    四、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28-30页
第一章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概述第30-91页
    第一节 榜样教育的内涵第3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榜样与道德榜样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榜样教育及其要素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榜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《四书》与榜样教育第38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第42-9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天道论第42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性论第62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治世论第77-91页
第二章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91-161页
    第一节 榜样教育的目的第9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层面:身修第92-10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层面:家齐第102-10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家层面:国治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天下层面:天下平第110-113页
    第二节 榜样的人物类分第113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圣王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贤臣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士人第120-122页
    第三节 榜样教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第122-1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育主体第122-1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育客体第130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主客体关系第133-136页
    第四节 榜样承载的道德内涵第136-1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道德第136-1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道德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政治道德第142-1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交往道德第147-150页
    第五节 榜样教育的方法第150-1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修己”维度:自我教育法第150-1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治人”维度:身教示范法第158-161页
第三章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的特点、局限与意义第161-196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的特点第161-1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内容上:注重情感教育第161-1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形式上:强调道德践行第166-17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功能上:彰显政治教化第172-17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方法上:突出责任担当第176-181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的理论局限第181-19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育目标的理想化消解了达成的现实性第181-18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榜样标准的单一化拒斥了榜样的多样性第182-18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榜样结构的精英化否定了榜样的普遍性第185-18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功能认知的绝对化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第187-18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修养方法的片面化忽略了教育的他律性第189-192页
    第三节 《四书》榜样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第192-19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榜样教育的功能定位方面第192-19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榜样教育的实践路径方面第194-196页
结语第196-197页
参考文献第197-210页
致谢第210-211页

论文共2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--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(CEPS)数据
下一篇:丰子恺漫画中的儿童教育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