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核心概念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-15页
第一章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训练的依据第15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以读促写”的必要性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“以读促写”的理论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“以读促写”的实践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细节描写——抓住人物特点写作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虚实结合——发挥联想激趣写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借景抒情——景中有情意蕴写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托物言志——运用象征含蓄写作第20-22页
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学环节单一,浪费阅读资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止于内容分析,未及文人情怀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重视应试技巧,弱化审美教育第24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归因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“以读促写”意识薄弱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文本解读程度不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教师观念错位,教学舍本逐末第26-27页
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第27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深度解析文本,强化“以读促写”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体味留白艺术,增强写作意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开展群文阅读,增加学生体验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促进意象迁移,拓展学生文思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丰富训练形式,激发创作热情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生生同题异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师生同题异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阶段性写作训练第33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体会结构布局,进行写作训练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首尾照应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开门见山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画龙点睛式第35-36页
    第四节 利用网络教学促进学生写作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创设写作展示平台,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巧设半命题情境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营造写作氛围第39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附录第44-45页
后记第45-46页
个人简历第46-47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法库县初级中学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研究
下一篇: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运用的策略研究--以S高中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