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1 新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| 第12页 |
1.1.2 培养专家型教师是新时代的呼唤 | 第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为新手型中学化学教师的成长提供参考 | 第12-13页 |
1.2.2 为丰富专家型教师理论提供启示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16-27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专家型教师 | 第16-17页 |
2.1.2 专家型中学化学教师品质特征 | 第17页 |
2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5页 |
2.2.1 国内外关于专家型教师的研究 | 第17-22页 |
2.2.2 国内外关于教师品质特征的研究 | 第22-25页 |
2.3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专家型中学化学教师的品质特征研究 | 第27-37页 |
3.1 理论框架建构 | 第27-29页 |
3.2 研究对象 | 第29页 |
3.3 数据收集 | 第29-30页 |
3.4 霍老师品质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0-36页 |
3.4.1 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 | 第30页 |
3.4.2 对学科知识的整合 | 第30-31页 |
3.4.3 化学教育科研与化学课程开发 | 第31-32页 |
3.4.4 洞察力 | 第32页 |
3.4.5 教学监控能力 | 第32-33页 |
3.4.6 工作经历 | 第33页 |
3.4.7 教育观念和个人价值观 | 第33-34页 |
3.4.8 教学方法 | 第34页 |
3.4.9 课堂教学观察 | 第34-36页 |
3.5 资料整理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4 研究结论 | 第37-43页 |
4.1 霍老师的知识品质特征 | 第37页 |
4.1.1 具有丰厚的化学学科知识和理论知识 | 第37页 |
4.1.2 化学学科知识整合度高,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| 第37页 |
4.2 霍老师的能力品质特征 | 第37-39页 |
4.2.1 高水平的化学教育科研能力 | 第37-38页 |
4.2.2 敏锐的洞察力 | 第38页 |
4.2.3 很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| 第38-39页 |
4.2.4 很强的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实验指导能力 | 第39页 |
4.2.5 很强的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和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| 第39页 |
4.3 霍老师的人格品质特征 | 第39-40页 |
4.3.1 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坚定的教育信仰 | 第39-40页 |
4.3.2 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品格 | 第40页 |
4.4 霍老师的行为品质特征 | 第40-43页 |
4.4.1 具有娴熟的化学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化学教学艺术 | 第40-41页 |
4.4.2 善于创设化学教学情境,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合作 | 第41页 |
4.4.3 热爱学生,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 | 第41-43页 |
5 建议与反思 | 第43-47页 |
5.1 对职前中学化学教师的建议 | 第43-44页 |
5.1.1 认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法知识 | 第43页 |
5.1.2 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| 第43-44页 |
5.1.3 增加实践的机会 | 第44页 |
5.1.4 坚守化学教育的初心和信仰 | 第44页 |
5.2 对在职中学化学教师的建议 | 第44-46页 |
5.2.1 多阅读与化学教育教学相关的核心期刊杂志 | 第44-45页 |
5.2.2 整合化学学科知识,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| 第45页 |
5.2.3 提高化学教育科研能力 | 第45页 |
5.2.4 多听课,多学习别人的经验 | 第45-46页 |
5.2.5 在实践中勤于反思 | 第46页 |
5.3 反思 | 第46-47页 |
5.3.1 课堂教学观察不够 | 第46页 |
5.3.2 研究者本身经验不足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A:化学专家型教师品质特征调查问卷 | 第50-57页 |
附录B:专家型化学教师品质特征个案研究访谈提纲 | 第57-59页 |
附录C:霍老师《原电池》教学设计 | 第5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