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6页 |
1、“技术垄断”时代,图像化、娱乐化的侵蚀 | 第11-12页 |
2、对汉字美缺乏认识,采用西方教法处理语文 | 第12-13页 |
3、近代以来的文化唱衰论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| 第13-16页 |
第一章 汉字美的概念和内涵 | 第16-24页 |
一、汉字美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二、汉字美的内涵 | 第17-24页 |
1、汉字的形式美——形美感目 | 第18-19页 |
2、汉字的音韵美——音美感耳 | 第19-20页 |
3、汉字的意蕴美——意美感心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| 第24-30页 |
一、汉字的起源 | 第24-25页 |
二、汉字的独特性 | 第25-27页 |
三、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| 第30-45页 |
一、汉字美的特点 | 第30-37页 |
1、具象性 | 第31-33页 |
2、系统性 | 第33-34页 |
3、人文性 | 第34-37页 |
二、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呈现 | 第37-45页 |
1、趣味语文的诗性回归 | 第37-41页 |
2、主体阅读的实证保障 | 第41-42页 |
3、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汉字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| 第45-60页 |
一、字词掌握:识音、明义、辨形知规律 | 第45-50页 |
1、单字辨音明义 | 第46-48页 |
2、字、词辨形 | 第48-50页 |
二、联想阅读:诵读与理解相结合 | 第50-52页 |
1、立足全篇——抓关键词 | 第51页 |
2、读懂词句——揣摩意象、典故 | 第51-52页 |
3、把握诗境——知人论诗 | 第52页 |
三、个性创作:书以怡情,文以言志 | 第52-56页 |
1、规范书写,以书怡情 | 第52-54页 |
2、真性创作,以文言志 | 第54-56页 |
四、精神指归:与时俱进,传承创新 | 第56-60页 |
1、汉字的传承 | 第57页 |
2、文化的创新 | 第57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