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厂管理控制对工人分化的影响--以T工厂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提出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3 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6页 |
1.5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5.1 控制 | 第16页 |
1.5.2 劳动过程 | 第16-17页 |
1.5.3 分化 | 第17页 |
1.5.4 团结 | 第17页 |
1.5.5 社会关系网络 | 第17-18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8-31页 |
2.1 工人分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8-23页 |
2.1.1 工人阶级的分化 | 第18-20页 |
2.1.2 工人分化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2.1.3 工人分化的标准及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1.4 小结 | 第22-23页 |
2.2 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综述 | 第23-29页 |
2.2.1 劳动过程理论发展阶段 | 第23-26页 |
2.2.2 主体性特征的嵌入发展阶段 | 第26-28页 |
2.2.3 小结 | 第28-29页 |
2.3 述评 | 第29-30页 |
2.4 研究思路 | 第30-31页 |
3 生产过程中雇主对工人的分化 | 第31-42页 |
3.1 选取案例概要 | 第31-32页 |
3.1.1 公司概要 | 第31页 |
3.1.2 园区概要 | 第31-32页 |
3.2 生产前工人的分化 | 第32-34页 |
3.2.1 差别化的用工方式 | 第32-33页 |
3.2.2 拆分原有纽带 | 第33-34页 |
3.3 生产过程中的分化 | 第34-42页 |
3.3.1 空间管理 | 第34-36页 |
3.3.2 时间管理 | 第36-38页 |
3.3.2.1 不停息的机器 | 第36-37页 |
3.3.2.2 加班是生存之需 | 第37-38页 |
3.3.3 企业制度管理规训 | 第38-41页 |
3.3.3.1 等级化的色彩 | 第38-39页 |
3.3.3.2 身体的规训 | 第39-40页 |
3.3.3.3 精神的规训 | 第40-41页 |
3.3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分化 | 第42-46页 |
4.1 宿舍劳动体制 | 第42-44页 |
4.2 工人的消费 | 第44-45页 |
4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分化与团结 | 第46-49页 |
5.1 主体性特征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5.2 团结的可能 | 第47-48页 |
5.3 集体行动的基础 | 第48-49页 |
6 结论与思考 | 第49-5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2 思考 | 第50-52页 |
6.2.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50页 |
6.2.2 提倡企业人性化管理 | 第50-51页 |
6.2.3 推动企业工会转型 | 第51页 |
6.2.4 培养劳工团结与权利意识 | 第51-52页 |
6.3 研究局限及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3.1 研究局限与不足 | 第52页 |
6.3.2 研究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9页 |
后记(致谢) | 第59-61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