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2.1 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 | 第13-18页 |
1.2.2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| 第18-21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21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2.1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 激励理论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28-36页 |
3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8-31页 |
3.1.1 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 | 第28-29页 |
3.1.2 股权激励对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3.3 研究变量及度量方法 | 第31-35页 |
3.3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1-33页 |
3.3.2 解释变量 | 第33页 |
3.3.3 调节变量 | 第33页 |
3.3.4 控制变量 | 第33-35页 |
3.4 模型设定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| 第36-52页 |
4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2.1 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2.2 股权激励对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3 拓展性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3.1 盈余平滑与盈余激进 | 第42-45页 |
4.3.2 损失规避及盈余下降规避 | 第45-48页 |
4.4 稳健性检验 | 第48-50页 |
4.5 研究结论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政策性建议 | 第52-56页 |
5.1 规范社会责任履行并强化社会责任治理效应 | 第52-54页 |
5.2 构建企业有效的长期激励环境 | 第54-55页 |
5.3 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管力度和合理引导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