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发动机附件系统论文

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检测—仿真与试验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发展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和喘振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气流分离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轴流压气机的失速与喘振第15-18页
    1.3 失速先兆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模态波型失速及其检测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突尖型失速及其检测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1.4 进口畸变下的压气机不稳定现象第23-25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介绍第25-28页
第二章 旋转失速模型与喘振控制第28-46页
    2.1 常用旋转失速理论模型第28-31页
    2.2 喘振和旋转失速的控制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防喘振/旋转失速策略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动控制(喘振和旋转失速)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磁滞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制动机构第34-36页
    2.3 基于Moore-Greitzer模型流体不稳定性相关参数的意义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oore-Greitzer模型的三阶偏微分和三阶常微分形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结果和讨论第37-43页
    2.4 高阶离散化的Mansoux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 确定学习理论及模态波型失速检测研究第46-68页
    3.1 确定学习介绍第4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预备知识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确定学习理论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小振动故障快速检测第54-58页
    3.2 模态波型失速建模与检测研究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Mansoux-C2失速检测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北航低速轴流压气机实验台的Mansoux模型的失速检测第63-6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四章 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低速轴流压气机试验研究第68-88页
    4.1 北航低速轴流压气机实验台介绍及测量方案第68-72页
    4.2 试验数据处理方案第72-73页
    4.3 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检测方法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失速建模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失速检测第76-78页
    4.4 旋转失速的离线和在线检测研究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北航实验台离线失速检测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北航实验台在线失速检测第81-84页
    4.5 低速轴流压气机实验台电磁阀控制第84-8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五章 低速轴流压气机畸变实验第88-100页
    5.1 进口畸变下流动失稳检测算法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进口畸变下流动失稳建模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进口畸变下流动失稳快速检测第91-92页
    5.2 进口畸变条件下流动失稳检测第92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插板扰流器及其流动失稳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模结果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失速检测第94-96页
    5.3 压气机内部气体流动系统主要动态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主要动态与三维状态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第六章 突尖型失速检测研究第100-120页
    6.1 Mansoux-C3压气机模型及其失速类型分析第100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模型推导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Mansoux-C3失速类型分析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Mansoux-C3压气机堵锥特性线第108-110页
    6.2 突尖型失速建模与检测方法第110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突尖型失速建模方法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突尖型失速检测方法第113-116页
    6.3 突尖型失速检测结果分析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突尖型失速建模结果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突尖型失速检测结果第117-118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18-120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3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4-136页
致谢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两尺度模型的CRCP第二阶段冲断机理与预估研究
下一篇: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回收与肥分富集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