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回收与肥分富集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38页 |
1.1 有机废弃物概述 | 第10-16页 |
1.1.1 有机废弃物来源与种类 | 第10-12页 |
1.1.2 有机废弃物中的能源与资源 | 第12-14页 |
1.1.3 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能源资源回收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2 厌氧发酵理论与研究进展 | 第16-27页 |
1.2.1 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9页 |
1.2.2 厌氧发酵技术 | 第19-21页 |
1.2.3 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4页 |
1.2.4 基于厌氧发酵的能源回收技术 | 第24-27页 |
1.3 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6页 |
1.3.1 堆肥技术概述 | 第27-29页 |
1.3.2 好氧堆肥的过程特点 | 第29-31页 |
1.3.3 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 | 第31-33页 |
1.3.4 基于好氧堆肥的肥分稳定化技术 | 第33-36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论文构成 | 第36-38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36页 |
1.4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6页 |
1.4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6-38页 |
2 实验研究方法 | 第38-52页 |
2.1 污泥的厌氧发酵实验 | 第38-46页 |
2.1.1 连续实验 | 第38-41页 |
2.1.2 批次实验 | 第41-45页 |
2.1.3 物化分析 | 第45页 |
2.1.4 动力学分析 | 第45-46页 |
2.2 粪便的好氧堆肥实验 | 第46-52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2.2.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| 第47-49页 |
2.2.3 物化分析 | 第49页 |
2.2.4 微生物分析 | 第49-52页 |
3 污泥厌氧发酵和甲烷回收工艺特性研究 | 第52-76页 |
3.1 有机负荷对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 | 第52-60页 |
3.1.1 产气量的变化规律 | 第52-54页 |
3.1.2 VFAs积累特性 | 第54-57页 |
3.1.3 有机物降解过程和物料平衡关系 | 第57-60页 |
3.1.4 丙酸积累对负荷提升的抑制作用 | 第60页 |
3.2 硫酸盐对丙酸降解的影响研究 | 第60-75页 |
3.2.1 对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 | 第62-66页 |
3.2.2 对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3.2.3 对负荷率提高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3.2.4 对丙酸降解活性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3.3 小结 | 第75-76页 |
4 基质厌氧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| 第76-90页 |
4.1 基质厌氧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| 第76-83页 |
4.1.1 厌氧发酵过程的温度影响特征 | 第77-82页 |
4.1.2 厌氧发酵过程的基质影响特征 | 第82页 |
4.1.3 限速步的确定 | 第82-83页 |
4.2 VFA的降解特性研究 | 第83-89页 |
4.2.1 VFA降解特性 | 第84页 |
4.2.2 乙酸和丙酸的甲烷化活性 | 第84-89页 |
4.3 小结 | 第89-90页 |
5 粪便好氧堆肥处理和肥分稳定化特性研究 | 第90-120页 |
5.1 恒温好氧堆肥过程的肥分稳定化特性 | 第90-109页 |
5.1.1 堆体物化性质的变化 | 第91-95页 |
5.1.2 有机物的降解特性 | 第95-98页 |
5.1.3 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 | 第98-103页 |
5.1.4 好氧堆肥过程的微生物作用特点 | 第103-109页 |
5.2 不同初始温度对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| 第109-117页 |
5.2.1 对堆体物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09-111页 |
5.2.2 对有机物的降解的影响 | 第111-113页 |
5.2.3 对营养物质迁移转化的影响 | 第113-117页 |
5.3 小结 | 第117-120页 |
6 结论和创新点 | 第120-12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20-121页 |
6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21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6页 |
附件 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| 第126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