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SiC纳米材料的发展简介 | 第11-14页 |
1.1.1 SiC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1.1.2 SiC的结构与性能 | 第12-13页 |
1.1.3 一维SiC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能 | 第13-14页 |
1.2 SiC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 | 第14-17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| 第14-16页 |
1.2.2 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发展 | 第16页 |
1.2.3 SiC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上的研究和发展 | 第16-17页 |
1.3 SiC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.1 超级电容器分类和原理 | 第17页 |
1.3.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3.3 SiC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5页 |
第2章 主要实验设备及其用途与原理 | 第25-29页 |
2.1 实验主要原料及实验设备 | 第25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5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25页 |
2.2 测试仪器 | 第25-29页 |
2.2.1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25-26页 |
2.2.2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26页 |
2.2.3 X射线衍射仪 | 第26页 |
2.2.4 Raman光谱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| 第27页 |
2.2.6 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碳化硅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 | 第29-45页 |
3.1 材料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3.2 物理性能表征 | 第30-35页 |
3.2.1 样品形貌特征分析—SEM和TEM数据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2 XRD测试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3 拉曼测试与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3.1 电池的循环保持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2 循环后材料的SEM和FTIR | 第36-38页 |
3.3.3 电池的充放电和CV测试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第4章 碳化硅纳米线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 | 第45-63页 |
4.1 样品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4.2 物理性能表征 | 第46-57页 |
4.2.1 SEM测试与分析 | 第46-55页 |
4.2.2 碳化硅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.3 XRD测试与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| 第57-60页 |
4.3.1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与分析 | 第57页 |
4.3.2 恒流充放电测试分析 | 第57页 |
4.3.3 EIS测试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3.4 10h生长时间下的CV和循环保持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5.1 总结 | 第63-64页 |
5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