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5-20页 |
第一节 关于“V1+N+V2”的结构类型和研究概况 | 第5-16页 |
一 “V1+N+V2”包含的结构种类 | 第5页 |
二 关于“V1+N+V2”形式中各结构的研究概况 | 第5-8页 |
三 对于部分结构的性质归属问题的研究分歧 | 第8-16页 |
第二节 关于本文“V1+N+V2”的研究 | 第16-20页 |
一 本文研究内容的说明 | 第16页 |
二 整体结构以及各成分所指的范围 | 第16-17页 |
三 《幽明录》和《贤愚经》的语料价值及研究情况 | 第17-18页 |
四 写作目的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《幽明录》和《贤愚经》中“V1+N+V2”的结构分析 | 第20-48页 |
第一节 兼语结构 | 第20-35页 |
一 V1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20-24页 |
二 N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24-26页 |
三 V2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26-28页 |
四 V1与N和V2的关系 | 第28-35页 |
第二节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结构 | 第35-42页 |
一 V1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35-37页 |
二 N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37-38页 |
三 V2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38-39页 |
四 V1与N和V2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第三节 动宾短语作主语的结构 | 第42-48页 |
一 V1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43-44页 |
二 N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44-45页 |
三 V2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| 第45-47页 |
四 V1与N和V2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余论 | 第48-51页 |
一 “V1+N+V2”形式下的其它结构 | 第48页 |
二 关于本文分类中的一些问题 | 第48-50页 |
三 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