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材论文--常识、故事论文

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加强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加强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引发的思考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及其生活化问题的相关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启示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8页
    四、研究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对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五、研究的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一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第20-31页
    一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生活教育的对象:“人民大众的教育”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生活教育的目的:“造就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”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生活教育的内容:“生活即教育”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生活教育的场所:“社会即学校”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:“教学做合一”第23-25页
    二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特征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生活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行动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大众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发展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适宜性第27-28页
    三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为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思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观念的转变第29-31页
第二章 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脱离幼儿生活的现象及原因分析第31-42页
    一、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脱离幼儿生活的现象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育对象脱离幼儿全体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育目标偏离幼儿的生活需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教育内容忽视幼儿的生活经验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教育场所忽视幼儿的园外生活环境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教育方式方法脱离幼儿生活第35-38页
    二、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脱离幼儿生活现象的原因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对于科学教育生活化的认识不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加强科学教育生活化的能力不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促使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环境不完善第41-42页
第三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第42-57页
    一、面向生活:关注全体幼儿的生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科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幼儿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科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幼儿园第43页
    二、为了生活:设计有利于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目标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更新课程目标观念:科学教育的目标要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调整课程目标内容: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优化课程目标形式: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改进课程目标目的: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第46页
    三、源于生活:从幼儿生活中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科学教育内容要立足于幼儿“当地”的生活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科学教育内容要立足于幼儿“当时”的生活第47-48页
    四、利用生活:拓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场所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科学教育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科学教育与幼儿的家庭生活相联系第50-51页
    五、通过生活: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方式方法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激发兴趣: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提供条件:鼓励幼儿积极尝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与时俱进: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注释第58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8页
附录第68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4-6岁儿童对欺负行为的归因研究
下一篇: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