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建立模式的影响研究
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1.1.1 现实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方案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4.1 本文的结构 | 第19页 |
1.4.2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21-32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1-24页 |
2.1.1 制度环境的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1.2 海外市场建立模式的界定 | 第22-24页 |
2.2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文献综述 | 第24-28页 |
2.2.1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2 内部化理论 | 第25页 |
2.2.3 生产折衷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4 演进理论 | 第26页 |
2.2.5 组织能力理论 | 第26页 |
2.2.6 制度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2.7 小结 | 第27-28页 |
2.3 企业海外市场建立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8-32页 |
2.3.1 国家治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3.2 文化距离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3.3 国际化经验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研究假设与制度影响模型 | 第32-40页 |
3.1 强制机制与建立模式 | 第33页 |
3.2 规范机制与建立模式 | 第33-34页 |
3.3 模仿机制与建立模式 | 第34-35页 |
3.4 调节作用 | 第35-38页 |
3.4.1 行业的调节作用 | 第35-36页 |
3.4.2 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| 第36-37页 |
3.4.3 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 | 第37-38页 |
3.4.4 地理分布的调节作用 | 第38页 |
3.5 制度影响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元分析方法选择与实证检验 | 第40-51页 |
4.1 Meta分析方法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4.2 变量的界定 | 第41-44页 |
4.2.1 主效应变量的界定 | 第41-43页 |
4.2.2 调节变量的界定 | 第43-44页 |
4.3 样本的搜集与筛选 | 第44-46页 |
4.4 元分析研究方法的关键指标 | 第46-48页 |
4.5 元分析研究方法的实证检验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 | 第51-59页 |
5.1 制度环境因素主效应检验 | 第51-53页 |
5.2 调节因素检验 | 第53-59页 |
5.2.1 行业的调节作用 | 第54-55页 |
5.2.2 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| 第55-56页 |
5.2.3 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 | 第56-58页 |
5.2.4 地理分布的调节作用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9-6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1页 |
6.2 实践意义 | 第61-64页 |
6.3 本文的局限及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