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基于知识转移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与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述评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研究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专家评分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问卷调查法第20页
    1.5 可能的创新点第20-22页
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第22-28页
    2.1 理论基础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知识转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协同创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军民融合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基于知识转移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及其模式概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2.3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主体第26-28页
3 基于知识转移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与演化路径第28-34页
    3.1 知识转移与技术协同创新的关系第28页
    3.2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特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基于知识转移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特点第29-31页
    3.4 知识转移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第31-34页
4 知识转移视角下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模型构建第34-45页
    4.1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4.2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方法选取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多目标决策方法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层次分析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43-45页
5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评价的实例研究第45-56页
    5.1 数据预处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评估对象及数据收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基于AHP和FCE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评价模型第48-55页
    5.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55-56页
6 知识转移视角下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第56-59页
    6.1 完善体制机制,释放融合创新活力第56页
    6.2 加强知识学习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 6.3 加强知识管理,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第57-58页
    6.4 加强沟通协调,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第58页
    6.5 加速成果转化,助力技术创新发展第58-59页
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59页
    7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7页
附录 1第67-70页
附录 2第70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军工科研院所国防科技成果转民用模式研究
下一篇:《江苏富隆实业有限公司投资计划书》(1-7章)中译英翻译实践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