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高中物理运动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1-12页 |
2.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1-12页 |
2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2页 |
第3章 高中物理学习现状的分析 | 第12-20页 |
3.1 广西区2014年高考物理成绩的分析 | 第12-14页 |
3.2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 | 第14-20页 |
3.2.1 调查目的 | 第14页 |
3.2.2 调查对象 | 第14页 |
3.2.3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14-20页 |
第4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对比 | 第20-25页 |
4.1 初高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对比 | 第20-21页 |
4.2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对比 | 第21页 |
4.3 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对比 | 第21-25页 |
4.3.1“速度”概念的对比 | 第21-23页 |
4.3.2“相对运动”概念的对比 | 第23-25页 |
第5章 教学衔接案例设计 | 第25-39页 |
5.1 运动学问题的几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化 | 第25-30页 |
5.2 高中相对运动问题的分析 | 第30-32页 |
5.2.1 高中一维的相对运动问题 | 第30页 |
5.2.2 高中二维的相对运动问题 | 第30-31页 |
5.2.3 高中三维的相对运动问题 | 第31-32页 |
5.3 初中一维相对运动的教学案例设计 | 第32-39页 |
5.3.1 静止参照系中,单个物体运动的案例设计 | 第32-33页 |
5.3.2 静止参照系中,物体同向运动的案例设计 | 第33-34页 |
5.3.3 静止参照系中,物体反向运动的案例设计 | 第34-36页 |
5.3.4 运动参照系中,相对运动问题的案例设计 | 第36-39页 |
结束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附录 | 第42-4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