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1 拒绝的含义 | 第8-9页 |
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式 | 第11-19页 |
1.1 相关的理论 | 第11-13页 |
1.1.1 言语行为理论 | 第11-12页 |
1.1.2 面子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2 前人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 | 第16页 |
1.4 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4.1 会话分析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对比分析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援引实例具体分析汉语拒绝言语的表达方式 | 第19-35页 |
2.1 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 | 第19-24页 |
2.1.1 施为动词型直接拒绝 | 第19-20页 |
2.1.2 非施为动词型直接拒绝 | 第20-24页 |
2.2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 | 第24-31页 |
2.2.1 陈述拒绝的原因 | 第24-26页 |
2.2.2 回避话题式拒绝 | 第26-27页 |
2.2.3 提供替代的方案 | 第27页 |
2.2.4 拖延时间式拒绝 | 第27-29页 |
2.2.5 其它 | 第29-31页 |
2.3 拒绝言语表达中使用的辅助语 | 第31-35页 |
2.3.1 拒绝辅助语之一——称呼语 | 第32-33页 |
2.3.2 拒绝辅助语之二——感谢语 | 第33页 |
2.3.3 拒绝辅助语之三——道歉语 | 第33页 |
2.3.4 拒绝辅助语之四——表达接受或同情的意愿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韩国大学生汉语拒绝表达方式习得情况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1 调查研究 | 第35页 |
3.1.1 调查方法 | 第35页 |
3.1.2 调查对象 | 第35页 |
3.2 调查结果 | 第35-40页 |
3.2.1 韩国学生使用的直接拒绝言语表达方式 | 第36-37页 |
3.2.2 韩国学生使用的间接拒绝言语表达方式 | 第37-38页 |
3.2.3 韩国学生拒绝言语表达方式的连用情况 | 第38页 |
3.2.4 韩国学生拒绝表达时辅助语的使用情况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韩国大学生拒绝语失误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| 第40-48页 |
4.1 关于二语习得中偏误和语用失误的介绍 | 第40-41页 |
4.2 韩国学生语用失误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| 第41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1 | 第53-54页 |
附录 2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