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制枇杷生产关键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·我国枇杷资源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枇杷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| 第13-14页 |
| ·枇杷的营养价值 | 第13-14页 |
| ·枇杷保健功能 | 第14页 |
| ·枇杷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我国果脯加工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果脯历史 | 第15页 |
| ·果脯产业 | 第15-16页 |
| ·果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| 第16-23页 |
| ·护色 | 第16-18页 |
| ·硬化 | 第18页 |
| ·糖渍 | 第18-21页 |
| ·干燥 | 第21-23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4页 |
| 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枇杷糖制前的预处理技术 | 第25-39页 |
| ·前言 | 第25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5-28页 |
| ·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25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8页 |
| ·枇杷盐胚基本营养物质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料液比对盐胚脱盐速率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·不同温度对脱盐速率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| ·不同脱盐方式对脱盐速率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亚硫酸氢钠对枇杷色泽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柠檬酸对枇杷色泽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Vc对枇杷色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植酸对枇杷色泽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不同护色剂处理后枇杷多酚氧化酶活力变化情况 | 第35-36页 |
| ·不同护色剂处理后糖渍过程中枇杷色泽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| ·亚硫酸氢钠与Vc+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效果比较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枇杷糖渍技术的研究 | 第39-75页 |
| ·前言 | 第39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3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设备 | 第4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0-42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74页 |
| ·常压梯度渗糖技术条件探索 | 第43-57页 |
| ·真空渗糖单因素研究 | 第57-62页 |
| ·脉冲式真空处理对枇杷果脯渗糖过程的影响研究 | 第62-68页 |
| ·真空糖渍对枇杷果脯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| ·真空低糖枇杷果脯制备条件研究及其优化 | 第71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四章 枇杷果脯的干燥研究 | 第75-95页 |
| ·前言 | 第75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5-77页 |
| ·主要原料 | 第75-76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7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6-77页 |
| ·结果及分析 | 第77-94页 |
| ·热风干燥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升温情况 | 第77-78页 |
| ·高糖枇杷果脯的热风干燥过程研究 | 第78-80页 |
| ·高糖枇杷果脯的微波干燥 | 第80-84页 |
| ·低糖枇杷果脯的微波-热风干燥工艺的确定 | 第84-86页 |
| ·低糖枇杷果脯微波-热风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86-9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| 1 结论 | 第95-96页 |
| 2 本课题创新点 | 第96页 |
| 3 展望 | 第96-9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7-10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2-103页 |
| 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| 附件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