惯性动作捕捉前端设备与数据传输研究
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| 第18页 |
1.4 论文章节的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MEMS传感器 | 第20-26页 |
2.1 加速度计 | 第20-22页 |
2.1.1 加速度测量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1.2 坐标系标定 | 第21-22页 |
2.1.3 三轴输出值的物理意义 | 第22页 |
2.2 陀螺仪 | 第22-24页 |
2.2.1 陀螺仪测量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.2 坐标系标定 | 第23页 |
2.2.3 三轴输出值的物理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3 磁力计 | 第24-25页 |
2.3.1 磁力计测量原理 | 第24页 |
2.3.2 坐标系标定 | 第24-25页 |
2.3.3 三轴输出值的物理意义 | 第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惯性动捕硬件系统搭建 | 第26-38页 |
3.1 采集节点 | 第27-34页 |
3.1.1 方案对比 | 第27-29页 |
3.1.2 MCU电路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1.3 加速度计及陀螺仪电路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1.4 磁力计电路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 发射节点 | 第34-35页 |
3.3 汇聚节点 | 第35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惯性动捕软件系统搭建 | 第38-45页 |
4.1 采集及发射节点 | 第38-42页 |
4.1.1 操作系统选择及移植 | 第38-40页 |
4.1.2 软件任务流程 | 第40-42页 |
4.2 汇聚节点 | 第42-44页 |
4.2.1 操作系统选择及移植 | 第42-43页 |
4.2.2 软件任务流程 | 第43-4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| 第45-51页 |
5.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| 第45页 |
5.2 网络容量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3 网络结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5.4 网络协议设计 | 第48-50页 |
5.4.1 网络加入与建立 | 第48-49页 |
5.4.2 网络数据传输 | 第49-5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姿态更新算法 | 第51-63页 |
6.1 动作捕捉节点的姿态 | 第51-52页 |
6.2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| 第52-61页 |
6.2.1 常用坐标系 | 第52-53页 |
6.2.2 坐标变换 | 第53-54页 |
6.2.3 初始校准 | 第54-57页 |
6.2.4 欧拉角法 | 第57页 |
6.2.5 四元数法 | 第57-61页 |
6.3 姿态更新 | 第61-6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七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3-72页 |
7.1 数据预处理与实验结果 | 第64-67页 |
7.1.1 加速度计数据预处理 | 第64-65页 |
7.1.2 陀螺仪数据预处理 | 第65-67页 |
7.2 动作捕捉节点调试 | 第67-70页 |
7.3 综合调试 | 第70-71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3页 |
8.1 工作总结 | 第72页 |
8.2 工作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