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现代汉语总结类话语标记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总结类话语标记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和范围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第18-19页
    1.5 语料来源第19-20页
第二章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界定和分类第20-40页
    2.1 话语标记的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界定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定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第21-25页
    2.3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类别第2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话语标记“看”类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话语标记“说”类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话语标记“一”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话语标记“总”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话语标记“归”类第38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 总结类话语标记所构建的语篇模式第40-52页
    3.1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分布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连接前后小句组成复句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连接前后句子组成句群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连接前后段落组成语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分布频率统计第43-44页
    3.2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使用模式第44-46页
    3.3 总结类话语标记前后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概括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推理关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补充关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转折关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递进关系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总结类话语标记语义分布统计第49-51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总结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第52-69页
    4.1 语篇组织功能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语篇衔接功能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语篇限制功能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语篇提示功能第57-60页
    4.2 人际互动功能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强调说者的主观看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强调会话内容第61-62页
    4.3 信息传递功能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信息可及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信息量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信息传递方式第65-66页
    4.4 总结类话语标记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第66-67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 结语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脉冲随机时滞非线性系统的p阶矩稳定性与几乎必然稳定性
下一篇: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与风貌传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