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12页
 一、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背景第8-9页
 二、笔者所处地区语文教育情况第9-10页
 三、笔者所在学校语文学困生情况第10页
 四、前人关于语文学困生的研究情况第10-12页
第一章 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的概念、特征及成因分析第12-20页
 第一节 普高语文学困生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一、学困生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二、普高语文学困生的概念第13页
 第二节 普高语文学困生的特征第13-17页
  一、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几种表现类型第13-15页
  二、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共同特征第15-17页
 第三节 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第17-20页
  一、心理原因第17-18页
  二、能力原因第18-20页
第二章 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、目标及策略第20-37页
 第一节 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及目标第20-21页
  一、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第20-21页
  二、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目标第21页
 第二节 普高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第21-37页
  一、利用非智力因素,强化语文学习心理第21-28页
   (一) 强化学习动机第22-24页
   (二) 激发学习兴趣第24-26页
   (三) 锻炼学习意志第26-28页
  二、丰富学困生语文知识,使其掌握学习策略第28-31页
   (一) 传授语文知识,训练语文能力第28-29页
   (二) 教给语文学习策略,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第29-31页
  三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,加强文化熏陶第31-37页
   (一) 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第31-33页
   (二) 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第33-35页
   (三) 利用流行文化的影响第35-37页
第三章 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施过程第37-49页
 第一节 语文基础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巩固过程第37-41页
  一、语文基础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定义第37-39页
  二、语文学困生的知识巩固过程第39-41页
 第二节 语文听话和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第41-45页
  一、学困生语文听读能力的要求第41-42页
  二、学困生听读能力培养过程第42-45页
 第三节 语言表达能力(说话和写作)训练过程第45-49页
  一、学困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第45-47页
  二、学困生表达能力训练过程第47-49页
第四章 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9-52页
 第一节 语文学困生转化应遵循的原则第49-50页
  一、实事求是原则第49页
  二、因材施教原则第49-50页
  三、激励引导原则第50页
 第二节 语文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50-52页
  一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第50-51页
  二、注意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第51页
  三、明确学困生转化的持续性第51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第55-56页
后记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关注
下一篇:论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