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11-17页 |
1.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2.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3. 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1章 营利性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概述 | 第17-25页 |
1.1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概述 | 第17-19页 |
1.1.1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1.1.2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简史 | 第18-19页 |
1.2 营利性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发展概况 | 第19-25页 |
1.2.1 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1.2.2 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发展简史 | 第21-25页 |
第2章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的缺陷及成因 | 第25-39页 |
2.1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要素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1.1 准入的实体条件 | 第25页 |
2.1.2 准入的程序条件 | 第25-26页 |
2.2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的缺陷 | 第26-31页 |
2.2.1 准入条件设置不合理 | 第26-29页 |
2.2.2 准入方式单一 | 第29-30页 |
2.2.3 市场准入程序不合理 | 第30-31页 |
2.3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缺陷的主要成因分析 | 第31-39页 |
2.3.1 政策目标定位偏差 | 第31-33页 |
2.3.2 管制机构设置不合理 | 第33-34页 |
2.3.3 配套法律制度缺失 | 第34-35页 |
2.3.4 市场准入制度本身存在失灵 | 第35-39页 |
第3章 国外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经验借鉴 | 第39-45页 |
3.1 美、德、日医疗机构准入制度的可借鉴之处 | 第39-42页 |
3.1.1 美国的双轨认证制 | 第39-40页 |
3.1.2 德国的间接干预制 | 第40-41页 |
3.1.3 日本的分类准入方式机制 | 第41-42页 |
3.2 经验总结与启示 | 第42-45页 |
3.2.1 准入有据 | 第42-43页 |
3.2.2 宽严并济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完善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议 | 第45-55页 |
4.1 正确定位政策目标 | 第45-48页 |
4.1.1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重 | 第45-47页 |
4.1.2 从严规制与从宽规制并重 | 第47页 |
4.1.3 医疗安全与医疗发展并重 | 第47-48页 |
4.2 优化相关机制 | 第48-53页 |
4.2.1 完善准入条件 | 第49-50页 |
4.2.2 丰富准入方式 | 第50-51页 |
4.2.3 简化准入程序 | 第51-53页 |
4.3 加强过程监管 | 第53-55页 |
4.3.1 完善相关立法 | 第53页 |
4.3.2 加强准入过程的透明度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