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人际关系的影响--以社会支持为中介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前言第8-10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9-10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10-25页
    2.1 有关贫困大学生的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外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2.2 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心理资本的内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心理资本的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社会支持的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支持的维度划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有关人际关系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人际关系的内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人际关系状况的测量工具第20页
    2.5 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心理资本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研究第22页
    2.6 研究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研究构思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研究假设第24-25页
第3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第25-36页
    3.1 目的第25页
    3.2 构建维度和初始项目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构建基本维度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整理问卷项目第26-27页
    3.3 初测问卷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项目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3.4 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信度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效度分析第33-36页
第4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现状第36-41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被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工具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研究程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数据整理和分析第38页
    4.2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第38-39页
    4.3 现状描述第39-41页
第5章 贫困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第41-54页
    5.1 贫困大学生的筛选第41页
    5.2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基本状况第41-42页
    5.3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的人口学差异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三个变量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三个变量在来源地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三个变量在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三个变量在年级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三个变量在学科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5.4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5.5 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人际关系的预测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人际关系的预测作用第49-50页
    5.6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中介效应的对照第53-54页
第6章 讨论第54-62页
    6.1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第54页
    6.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整体良好第54-55页
    6.3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的比较第55-56页
    6.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第56页
    6.5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讨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来源地方面的差异性讨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独生与否方面的差异性讨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年级方面的差异性讨论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5 贫困大学生三个变量在学科方面的差异性讨论第58页
    6.6 贫困生心理资本、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心理资本与人际关系状况的关系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6.3 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状况的关系分析第60页
    6.7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第60-62页
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62-65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7.2 研究价值第63页
    7.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3-64页
    7.4 心理资本的研究趋势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2页
附录第72-74页
后记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ystmOne系统本地化口译项目报告
下一篇:新医改下N公司医药代表胜任素质构建与量表编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