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线路构造论文--轨道论文

城市轨道交通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过渡段设置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地铁线路的特点及其动力学问题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地铁线路的特点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地铁线路的动力学问题第10-12页
    1.2 浮置板轨道的发展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浮置板轨道的特征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浮置板轨道的研究第12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-19页
2 车辆-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分析模型第19-39页
    2.1 车辆-轨道垂向系统的物理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2.2 车辆-轨道垂向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车辆模型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轨道模型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车辆-轨道垂向耦合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2.3 车辆-轨道动态随机不平顺的输入第34-36页
    2.4 车辆-轨道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3 模态法和有限元法研究第39-56页
    3.1 模型的验证和比较第39-44页
    3.2 各种因素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行驶速度对结果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轨枕间距对结果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平顺激励对结果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钢轨类型对结果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同扣件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不同模态截止阶数对结果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3.3 轨道短波不平顺对结果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4 普通整体道床与钢弹簧式浮置板轨道过渡研究第56-90页
    4.1 整体道床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过渡段模型建立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车辆模型参数的确立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轨道模型参数的确立第57-63页
    4.2 合理过渡段长度的确立第63-67页
    4.3 过渡方法的设想和验证第67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采用弹性支承块式轨道过渡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过渡段增设护轨同时加密板下钢弹簧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改变轨枕间距过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改变扣件参数过渡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改变钢弹簧参数过渡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横向加密钢弹簧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分级过渡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车辆-过渡段模型中弹簧-阻尼系统刚度值函数过渡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速度对过渡段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4-86页
    4.4 不同工况对过渡段系统的影响第86-8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8-90页
结论与展望第90-92页
    结论第90-91页
    展望第91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
下一篇: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教育投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