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音乐评论、欣赏论文

试析“宫角轴”理论在我国音乐创作中的运用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6-12页
 一、“宫角轴”的理论基础第6-7页
 二、“宫角轴”理论与同名调、“借字”转调的关联第7-9页
 三、“宫角轴”理论的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第9-12页
第一章 单一轴第12-30页
 第一节 单向单一轴第12-20页
  一、直接式单一轴第12-17页
  二、纵向式单一轴第17-20页
 第二节 双向单一轴第20-30页
  一、环绕式单一轴第21-25页
  二、离心式单一轴第25-30页
第二章 移动轴第30-44页
 第一节 连续式移动轴第30-39页
  一、单向连续式移动轴第31-36页
  二、双向连续式移动轴第36-39页
 第二节 交叉式移动轴第39-44页
第三章“宫角轴”理论与变和弦第44-52页
 第一节 间隔式变和弦第45-49页
  一、循环间隔式变和弦第46-47页
  二、散点间隔式变和弦第47-49页
 第二节 连续式变和弦第49-52页
第四章“宫角轴”理论与我国五声性风格的拓新第52-60页
 第一节 我国五声性风格的拓新第52-53页
 第二节“宫角轴”理论与谭小麟艺术歌曲的旋律调性第53-56页
 第三节“宫焦轴”理论与五声性序列音乐第56-60页
结语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
下一篇:藏族小学英语教育的个案研究--以唐克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