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

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-15页
第二章 房地产企业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内容分析第15-20页
    2.1 房地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概念第15页
    2.2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房地产企业对股东的责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房地产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房地产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房地产企业对环境的责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第18页
    2.3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第18-20页
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20-28页
    3.1 我国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对消费者责任方面承担责任的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对员工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房地产企业在对政府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房地产企业在对环境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房地产企业在对银行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第25页
    3.2 我国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现状的问题根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对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意义理解未透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企业利益相关者法律知识缺乏以及维权成本高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有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以及监督体系滞后第27-28页
第四章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第28-44页
    4.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4.2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具体评价指标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房地产企业对股东责任的评价指标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房地产企业对员工责任的评价指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房地产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评价指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房地产企业对环境责任的评价指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房地产企业对政府责任的评价指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房地产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评价指标第35-36页
    4.3 选择关键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4.4 关键指标分类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按照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分类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按数据来源分类第39页
    4.5 选择评价方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0-42页
    4.6 评价过程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42-44页
第五章 A公司社会责任评价第44-56页
    5.1 A公司概况第44页
    5.2 A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具体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公司对股东责任的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A公司对员工责任的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A公司对消费者责任的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A公司对环境责任的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A公司对政府责任的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A公司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5.3 A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状况评价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指标隶属度的确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评价过程第51-53页
    5.4 强化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机制的建设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强调法德并治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第55-56页
第六章 结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看板物料配送系统的开发及应用
下一篇:银行电商发展研究--以Y商城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