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--传感器的应用论文

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及其应用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中文文摘第6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图论分析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于CDS的拓扑控制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容错拓扑控制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睡眠调度策略研究现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汇播技术研究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7-2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组织结构第31-33页
第2章 基于交叉立方体诱导树的CDS构造算法第33-5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3-34页
    2.2 模型建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符号定义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交叉立方体的诱导树第35-37页
    2.3 CDS构造算法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平方图的构造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ITCC的CDS构造算法设计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删除规则第43页
    2.4 理论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2.5 仿真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实例比较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仿真性能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3章 容错虚拟主干网构造算法第53-7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3-54页
    3.2 模型建立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交叉立方体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交叉立方环第58-59页
    3.3 容错CDS构造算法CCRA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构造1-CDS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容错CDS构建算法CCRA第61-66页
    3.4 理论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3.5 仿真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CCRA算法实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性能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4章 基于连通支配划分的睡眠调度策略第75-9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5-76页
    4.2 模型建立第76-77页
    4.3 基于连通支配划分的睡眠调度策略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DS构造算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连通支配划分算法IPA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睡眠调度策略第83-84页
    4.4 理论分析第84-88页
    4.5 仿真分析第88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CDP的数目大小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网络寿命第92-9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第5章 基于Dec-POMDP的睡眠调度策略第95-11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5-96页
    5.2 模型建立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Dec-POMDP的背景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Dec-POMDP模型建立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睡眠调度问题的收益第99-101页
    5.3 解决方案第101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信息池的生成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Dec-POP-S3第105-108页
    5.4 理论分析第108-112页
    5.5 数值分析第112-11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5-117页
第6章 基于预测和网络编码的汇播协议第117-14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7-119页
    6.2 模型建立第119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基于CDS的路由算法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编码条件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延迟和编码数的平衡点第122-125页
    6.3 CSRP协议设计第125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速率预测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近似优化策略模型建立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CSRP协议第129-132页
    6.4 性能分析第132-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数值分析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仿真分析第135-13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39-141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41-144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141-143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43-144页
参考文献第144-158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58-160页
致谢第160-161页
个人简历第161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数学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应用研究
下一篇: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