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6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6-18页
    1.2 选题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0-22页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2-58页
    2.1 中国情境的内涵及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中国情境的内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情境的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2.2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第2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技术创新的内涵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技术创新的分类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技术创新战略第33-36页
    2.3 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创新研究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系统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中国情境的产业升级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中国情境下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第38-43页
    2.4 技术轨道相关研究第4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技术轨道及相关概念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多重视角下的技术轨道研究第48-54页
    2.5 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轨道研究第54-5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3章 技术轨道跃迁的方式分析第58-92页
    3.1 技术轨道跃迁的内涵及意义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技术轨道跃迁的内涵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技术轨道跃迁的意义第58-59页
    3.2 本体论与技术轨道跃迁第59-78页
    3.3 技术轨道的演化机制第78-81页
    3.4 技术轨道跃迁的两种方式第81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第86-9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4章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机理研究第92-140页
    4.1 不同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过程第92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多层视角第92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创新系统视角第99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演化视角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可持续发展视角第113-118页
    4.2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机理模型第118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多层视角的分析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第122-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双重视角的整合研究模型第130-132页
    4.3 技术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132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多层视角的分析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第135-136页
    4.4 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137-13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38-140页
第5章 实证设计第140-156页
    5.1 变量测量第140-145页
    5.2 问卷设计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问卷基本内容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问卷设计过程第146-147页
    5.3 数据收集及统计第147-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收集过程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样本统计结果第148-151页
    5.4 实证研究方法第151-1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结构方程模型第152-15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54-156页
第6章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56-180页
    6.1 描述性统计第156-158页
    6.2 相关分析第158-160页
    6.3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160-1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信度检验第160-16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效度检验第162-171页
    6.4 模型拟合及检验第171-17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变量因子结构第171-1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结构方程模型第174-1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模型拟合检验第176-17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79-180页
第7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启示第180-196页
    7.1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讨论第180-18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基于多层视角的讨论第180-18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讨论第181-185页
    7.2 技术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第185-18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基于多层视角的讨论第185-18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讨论第186-188页
    7.3 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第188-189页
    7.4 技术创新、技术轨道跃迁及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讨论第189-192页
    7.5 管理启示第192-195页
    7.6 本章小结第195-196页
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96-200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196-198页
    8.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98-199页
    8.3 未来研究展望第199-200页
参考文献第200-236页
附录一第236-240页
附录二第240-241页
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241-242页
致谢第242-243页

论文共2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知识转移能力、企业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