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0-11页 |
(一)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魂 | 第10页 |
(二) 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有必要 | 第10页 |
(三) 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优势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三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四、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8-21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(二) 研究思路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分析 | 第21-24页 |
一、有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(一)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 第21页 |
(二) 语文教学 | 第21-22页 |
二、研究的理论分析 | 第22-24页 |
(一) 语文课程的性质 | 第22页 |
(二) 语文课程的目标 | 第22-23页 |
(三) 语文课程的实施——语文教学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语文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| 第24-30页 |
一、语文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5页 |
(一) 教师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整体感知核心价值观 | 第24页 |
(二) 授课方法单一 | 第24-25页 |
(三) 不能很好地把握融入尺度 | 第25页 |
二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| 第25-30页 |
(一) 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核心价值观 | 第25-26页 |
(二) 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 | 第26-28页 |
(三) 把握好价值观融入的尺度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从具体课程目标中融入价值观 | 第30-43页 |
一、阅读目标部分 | 第30-35页 |
(一) 课内阅读 | 第30-34页 |
(二) 课外阅读 | 第34-35页 |
二、写作目标部分 | 第35-39页 |
(一)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| 第36页 |
(二)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 | 第36-37页 |
(三) 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笔,及时分享 | 第37-38页 |
(四) 在文学作品预留的空白中,发挥想象力进行补充练习 | 第38-39页 |
三、口语交际部分 | 第39-40页 |
(一)“口语交际”的含义 | 第39页 |
(二) 在口语交际中融入价值观的方法 | 第39-40页 |
四、综合性学习部分 | 第40-43页 |
(一) 对综合性学习的解释 | 第40-41页 |
(二) 在综合性学习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针对教师提出的若干教学建议 | 第43-48页 |
一、充分了解学生 | 第43-44页 |
(一) 整体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个性特征 | 第43页 |
(二)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、现实需要 | 第43-44页 |
(三) 注重个性化教学 | 第44页 |
二、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 | 第44-45页 |
(一) 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| 第44-45页 |
(二) 开发时事课程资源 | 第45页 |
三、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 | 第45页 |
四、评价建议 | 第45-48页 |
(一) 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功能 | 第45-46页 |
(二) 善于运用定量与定性评价两种方式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