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·社会认知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自我效能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自我效能感的层次 | 第20页 |
·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| 第20-21页 |
·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调查设计 | 第23-31页 |
·调查目标 | 第23页 |
·调查工具 | 第23-26页 |
·调查问卷 | 第23-25页 |
·访谈 | 第25-26页 |
·调查预测 | 第26-28页 |
·预测对象 | 第26-27页 |
·调查问卷的质量评估与调整 | 第27-28页 |
·正式施测 | 第28-31页 |
·施测对象 | 第28-29页 |
·施测工具 | 第29-30页 |
·问卷数据的统计与检验 | 第30-31页 |
4 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分布分析 | 第31-49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一般分布及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 | 第31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基本能力感 | 第31-34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控制感 | 第34-35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布及分析 | 第35-47页 |
·性别因素 | 第35-36页 |
·年龄因素 | 第36-38页 |
·地域因素 | 第38-42页 |
·年级因素 | 第42-44页 |
·其他因素 | 第44-47页 |
·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7-49页 |
5 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来源的一般分布 | 第49页 |
·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来源的差异分布 | 第49-52页 |
·来华汉语进修生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建议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6 结语 | 第55-58页 |
·本文的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56-58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56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附录1. 图表索引 | 第64-65页 |
附录2. 中文版问卷 | 第65-67页 |
附录3. 英文版问卷 | 第67-69页 |
附录4. 日语版问卷 | 第69-71页 |
附录5. 韩语版问卷 | 第71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