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6页 |
一、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概述 | 第16-19页 |
(一)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1.读写结合: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 | 第16页 |
2.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 | 第16-17页 |
3.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 | 第17页 |
(二)仿写式读写结合教学的价值 | 第17-19页 |
1.有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,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| 第18页 |
2.有助于知识的融汇贯通,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| 第18-19页 |
二、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| 第19-22页 |
(一)语文课标的要求 | 第19页 |
(二)学习迁移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三)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0页 |
(四)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 | 第20-22页 |
三、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存问题及分析 | 第22-27页 |
(一)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4页 |
1.读写分离 | 第22-23页 |
2.重读轻写 | 第23-24页 |
(二)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| 第24-27页 |
1.从语文教材编写角度分析 | 第24页 |
2.从教师角度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从学生角度分析 | 第25-27页 |
四、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实施 | 第27-42页 |
(一)利用阅读教学储备写作知识 | 第27-32页 |
1.文章体裁知识的积累 | 第27-28页 |
2.文章写作题材的积累 | 第28-29页 |
3.文章结构布局的积累 | 第29-30页 |
4.文章表达方式的积累 | 第30-31页 |
5.文章语言材料的积累 | 第31页 |
6.文章情感迁移的积累 | 第31-32页 |
(二)仿写式读写结合在实用文章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2-37页 |
1.仿写式读写结合在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2-35页 |
2.仿写式读写结合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5-36页 |
3.仿写式读写结合在议论文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(三)仿写式读写结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7-42页 |
1.借鉴多重意象进行仿写训练 | 第37-39页 |
2.借鉴精炼用字进行仿写训练 | 第39-40页 |
3.借鉴填白模式进行仿写训练 | 第40-42页 |
五、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2-45页 |
(一)关注师生关系,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| 第42-43页 |
(二)避免刻板模仿,注意仿写的创造性和真实性 | 第43页 |
(三)注意仿写的顺序性和递进性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