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(一) 文献研究法 | 第12-13页 |
| (二)问卷调查法 | 第13页 |
| (三) 访谈法 | 第13页 |
| 四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离异家庭中职问题生的类型调查与分析 | 第14-27页 |
| 一、离异家庭中职学生的常见问题 | 第14-18页 |
| (一)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学生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(二)学生本人自评的结果与分析 | 第15-18页 |
| 二、离异家庭中职问题生类型 | 第18-27页 |
| (一)学习困难问题生 | 第18-19页 |
| (二)心理健康问题生 | 第19-24页 |
| (三)行为失当问题生 | 第24-27页 |
| 第三章 离异家庭中职问题生的成因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一、父母教养方式失当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亲子关系失调 | 第28-29页 |
| 三、经济状况不同 | 第29页 |
| 四.自身特点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对离异家庭中职问题生进行干预的策略 | 第31-37页 |
| 一、对离异父母的建议 | 第31-33页 |
| (一)增强自身素质,进一步规范家庭教育 | 第31-32页 |
| (二)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| 第32页 |
| (三)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同时注重孩子适应性的培养 | 第32页 |
| (四)增强孩子遇到困难时,解决问题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| 第32-33页 |
| 二、对学校的建议 | 第33-34页 |
| (一)对离异家庭学生要格外关心与保护 | 第33页 |
| (二)对离异家庭学生要加强心理补偿教育 | 第33-34页 |
| (三)对离异家庭学生要促进与其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| 第34页 |
| 三、对社会的建议 | 第34-37页 |
| (一)营造宽松的社会舆论 | 第34-35页 |
| (二)开办婚姻家庭咨询机构 | 第35页 |
| (三)建立社会援助制度 | 第35页 |
| (四)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| 第35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| 附录A | 第39-42页 |
| 附录B | 第42-4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