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三、师生冲突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四、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五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(二)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技工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-以S技工学校为例 | 第18-32页 |
一、调查目的 | 第18页 |
二、调查设计与实施 | 第18页 |
三、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18-32页 |
(一)师生关系满意度和频次的调查 | 第18-20页 |
(二)冲突影响的调查 | 第20页 |
(三)师生冲突常见类型的调查 | 第20-21页 |
(四)对师生冲突的态度、功能认识的调查 | 第21-22页 |
(五)冲突时教师、学生行为表现及处理方式的调查 | 第22-27页 |
(六)师生冲突最后解决情况的调查 | 第27-28页 |
(七)师生冲突的原因调查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技工学校师生冲突反映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2-38页 |
一、技工学校师生冲突反映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(一)师生冲突频次较高、范围广且对师生的负面影响大 | 第32页 |
(二)对师生冲突的态度和功能的认识存在问题 | 第32-33页 |
(三)较多师生对师生冲突的表现和行为均有欠缺 | 第33页 |
(四)较多的师生冲突未得到有效地解决 | 第33页 |
二、技工学校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 | 第33-38页 |
(一)教师因素 | 第33-36页 |
(二)学生因素 | 第36页 |
(三)学校因素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预防和合理解决技工学校师生冲突的对策 | 第38-44页 |
一、学校应正确认识和合理化解师生冲突 | 第38-40页 |
(一)坚持以人为本理念,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| 第38页 |
(二)切实落实尊师重教,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| 第38页 |
(三)创新德育教育工作,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| 第38-39页 |
(四)重视和谐师生关系,增强冲突管控能力 | 第39-40页 |
二、发挥教师在预防和合理解决师生冲突的主导作用 | 第40-42页 |
(一)加强理论学习,更新教育观念 | 第40页 |
(二)提高师德修养,赢得学生尊重 | 第40-41页 |
(三)提高沟通能力,密切师生关系 | 第41-42页 |
(四)贴近时代发展,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| 第42页 |
(五)保持合理期望,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 | 第42页 |
三、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师生冲突 | 第42-44页 |
(一)准确定位,正确认识自身的教育主体地位 | 第43页 |
(二)加强自我修养,积极化解问题 | 第43页 |
(三)加强行为自律,遵守校规校纪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附录A | 第46-49页 |
附录B | 第49-52页 |
附录C | 第52-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