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文言文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(三)中学文言文的范围 | 第11-13页 |
(四)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的功能 | 第13-14页 |
(五)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一、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| 第15-18页 |
(一)本论文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6页 |
(二)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二、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归因 | 第18-21页 |
(一)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困难 | 第18-20页 |
(二)传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导向导致教师功利性文言文教学 | 第20-21页 |
(三)中学生兴趣偏好以及当下浮躁的思想导致文言文阅读的缺失 | 第21页 |
三、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优秀做法 | 第21-24页 |
(一)朗读与背诵 | 第21-22页 |
(二)读写结合 | 第22-23页 |
(三)章句与主旨兼顾 | 第23页 |
(四)博览群书 | 第23-24页 |
(五)评点法 | 第24页 |
四、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| 第24-28页 |
(一)阅读数量要求(结合教材) | 第24-25页 |
(二)阅读的质量 | 第25-26页 |
(三)阅读方法要求 | 第26页 |
(四)教师的引导要求 | 第26-27页 |
(五)评价要求 | 第27-28页 |
五、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建议 | 第28-40页 |
(一)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| 第28-36页 |
(二)对学生的学习建议 | 第36页 |
(三)建立健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 | 第36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