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文学理论论文--文艺美学论文

文学“镜”意象的审美透视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论第9-15页
 第一节 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第二节 本文研究方法及指导思想第13-15页
第一章 现象之源——从生活走向文学的“镜”意象第15-25页
 第一节 镜文化的现实起点第15-17页
 第二节 文学“镜”意象的划分第17-25页
  一、神异之镜第17-19页
  二、婚恋之镜第19-22页
  三、咏怀之镜第22-25页
第二章 融合之变——文学“镜”意象的多重象征系统第25-37页
 第一节 以“镜”喻物第25-29页
  一、以“镜”喻水第25-27页
  二、以“镜”喻月第27-29页
 第二节 以“镜”喻人第29-30页
  一、喻道人隐士第29页
  二、喻清官贤才第29-30页
  三、喻大智慧者第30页
 第三节 以“镜”喻道第30-37页
  一、道家静因之道第31-32页
  二、儒家君子之道第32-34页
  三、释家修心之道第34-37页
第三章 因物生诗——文学“镜”意象的审美指向第37-50页
 第一节 文学之“镜”与生命意识第37-40页
  一、对自然的敬畏第37-39页
  二、对生命永恒的无限追求第39-40页
 第二节 文学之“镜”与理性精神第40-45页
  一、文人内省意识第40-42页
  二、自我身份的确认第42-45页
 第三节 文学之“镜”与悲剧意识第45-50页
  一、因“游”而生的悲剧意识第45-47页
  二、柔性的悲剧意识基调第47-50页
第四章 镜像内外——文学“镜”意象的形成动因及其价值第50-63页
 第一节 文学之“镜”的形成动因第50-58页
  一、万物有灵观念的渗透第50-53页
  二、“双性同体”形象的衍变第53-56页
  三、理性精神的高扬第56-58页
 第二节 文学之“镜”的艺术价值第58-63页
  一、文本价值第59-61页
  二、审美意蕴第61-63页
结语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专用PLC与J1939协议通信的中间件设计
下一篇:王尔德审美救赎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