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一、 引言 | 第9-25页 |
(一) 研究缘起 | 第10-18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(三)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(四)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| 第23页 |
(五) 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(六) 可能性创新 | 第24-25页 |
二、 美国 AP 课程的成功缘由 | 第25-28页 |
(一) AP 课程的产生 | 第25-26页 |
(二) AP 课程的发展 | 第26-28页 |
三、 AP 课程四大成功因素 | 第28-42页 |
成因一:及时的完善补救措施 | 第28-31页 |
成因二:强有力的支持体系 | 第31-34页 |
成因三:AP 课程的独特优势 | 第34-36页 |
成因四:AP 课程的理论支撑 | 第36-42页 |
四、 AP 课程在我国的本土化分析 | 第42-46页 |
(一) 初步探索,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 | 第42页 |
(二) 缺乏系统的法律政策支持 | 第42-44页 |
(三) 统一口径,提高认识 | 第44页 |
(四) 以 AP 课程为媒介衔接大中学教育 | 第44-46页 |
结束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