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4-16页
第二章 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认知负荷理论的分析第16-33页
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的类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综述第19-20页
   ·认知负荷理论概述第20-26页
     ·认知负荷定义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认知负荷的基本观点与类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认知负荷的测量第24-26页
   ·认知负荷理论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指导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认知负荷理论指导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必要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认知负荷理论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具体指导第27-30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整体思路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整体框架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整体思路分析第31-33页
第三章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主题设计第33-48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主题设计原则第33-34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主题设计的构成要素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一般学习活动设计需求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主题设计的构成要素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主题设计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·确定活动单元与初始性认知负荷测试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确定活动单元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初始性认知负荷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·主题目标分析与主题内容设计第41-44页
     ·主题目标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主题内容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·主题情境设计和动机诱因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主题情境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·动机诱因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·复杂学习活动任务分析第46-48页
第四章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过程设计第48-68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过程设计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素第49-51页
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过程模式构建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可参考的设计模式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过程模式构建第52-54页
   ·前期准备阶段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活动主题描述第54页
     ·提供活动资源和活动工具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告知规则第55页
     ·补充先前知识,提高认知准备第55页
     ·学习策略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·实施阶段第56-62页
     ·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以及活动时间控制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子活动序列过程设计第57-59页
     ·子活动序列内容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 ·教师引导活动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·活动评价总结阶段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活动评价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活动总结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在线测试第64页
   ·学习活动支持设计第64-68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资源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工具设计第65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监管规则设计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评价规则设计第66页
     ·在线学习活动交互方式设计第66-68页
第五章 系统实例开发第68-80页
   ·系统实例的开发背景第68页
   ·系统实例的软件需求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例的需求模型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例的功能结构第69-70页
   ·系统实例的教学设计第70-74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例的主题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例的过程设计第71-74页
   ·系统实例的技术实现第74-78页
     ·课程首页模块的实现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初始性认知负荷测试模块的实现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的自主学习活动模块的实现第76页
     ·基于认知负荷的协作学习活动模块的实现第76-77页
     ·过程性认知负荷测量模块的实现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第78页
   ·系统实例的试用第78-80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80-82页
   ·研究成果第80页
   ·主要创新和不足第80-81页
   ·未来工作第81-82页
注释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6页
附录第86-8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
下一篇:国家级精品课程主页设计探讨--以教育类的精品课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