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6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六、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七、论文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植根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中学工艺·设计的研究现状 | 第16-35页 |
第一节 关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和“工艺·设计”的研究现状 | 第16-31页 |
一、相关文件和动态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二、期刊书籍中相关研究论文的归类与分析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中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比较 | 第19-24页 |
四、相关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 | 第24-31页 |
第二节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| 第31-33页 |
一、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二、原因及分析 | 第32-3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植根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的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研究中的相关定义 | 第35-37页 |
一、中国传统元素”的定义 | 第35页 |
二、“工艺·设计”的定义 | 第35-36页 |
三、“课程”的定义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开发植根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的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 | 第37-41页 |
一、课程开发的意义 | 第37-39页 |
二、将传统元素导入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的目的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提取“中国传统元素”的原则和方法 | 第41-44页 |
一、提取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二、提取的方法 | 第42-44页 |
第四节 将传统元素导入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| 第44-45页 |
一、将传统元素导入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的可行性 | 第44-45页 |
二、将传统元素导入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的必要性 | 第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植根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的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教学 | 第46-65页 |
第一节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| 第46-49页 |
一、课程安排 | 第46-47页 |
二、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图示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教学设计 | 第49-64页 |
一、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| 第49-55页 |
二、教学设计与实施 | 第55-6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评价与展望 | 第65-69页 |
第一节 植根于“中国传统元素”的中学“工艺·设计”课程评价 | 第65-67页 |
一、本课程的开发特点 | 第65-66页 |
二、教师与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 | 第66-67页 |
第二节 展望 | 第67-69页 |
一、本研究的回顾 | 第67页 |
二、本研究的局限 | 第67-68页 |
三、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68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0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0-79页 |
附录一 中国工艺美术年表 | 第79-80页 |
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表 | 第80-82页 |
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| 第82-92页 |
附录四 中国传统元素专题沙龙纪要 | 第92-102页 |
后记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