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发酵工艺论文

乳酸乳球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研究

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4-6页
主要英文缩略词表第6-9页
第一章 前言第9-23页
   ·乳酸菌及NICE表达系统概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·乳酸菌简介第9-10页
     ·NICE表达系统及其应用第10-13页
   ·大豆异黄酮概述第13-22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分布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的特殊生理功能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的开发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·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-23页
第二章 乳酸乳球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条件的优化和底物筛选第23-36页
   ·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23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3-24页
   ·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发酵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发酵液pH值的测定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菌株生长曲线与发酵过程酸度变化的测定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底物的筛选第25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5-34页
     ·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工程菌发酵工程中的酸度变化曲线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的优化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组分的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底物的筛选与结果分析第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 基因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第36-45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36-4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7-4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质粒丢失率的检测第41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鉴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42页
     ·SDS-PAGE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各代工程菌株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比较第43页
     ·乳糖浓度对质粒不稳定性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45-47页
   ·结论第45页
   ·讨论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历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淀粉蔗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
下一篇: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促进灵芝深层发酵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