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引言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威尔第的生平 | 第10-13页 |
| 第一节 求学历程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节 艺术理想 | 第11页 |
| 第三节 创作情况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威尔第的创作特征 | 第13-20页 |
| 第一节 旋律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节 和声—调性语汇 | 第14-19页 |
| 一、调性布局 | 第14页 |
| 二、和弦运用 | 第14-18页 |
| 三、终止式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节 乐队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《安魂曲》 | 第20-53页 |
| 第一节 创作背景 | 第20页 |
| 第二节 作品概述 | 第20-26页 |
| 第三节 《安魂曲》中的复调技法和复调思维 | 第26-53页 |
| 一、复调织体 | 第26-42页 |
| (一) 对比复调 | 第26-33页 |
| (二) 模仿复调 | 第33-34页 |
| (三) 仿古体创作 | 第34-35页 |
| (四) 复调织体在《安魂曲》中的运用 | 第35-42页 |
| 二、复调曲式 | 第42-53页 |
| (一) 《圣哉经》 | 第42-48页 |
| (二) 《拯救我》中的赋格 | 第48-51页 |
| (三) 小赋格曲《上帝有慈悲》 | 第51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