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3页 |
| 第一章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 | 第13-20页 |
| ·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标准 | 第13-16页 |
| ·心理健康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| ·心理健康的标准 | 第14-15页 |
| 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| 第15-16页 |
| 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| 第16-19页 |
| ·症状自评量表(SCL‐90)简介 | 第16页 |
| ·操作步骤 | 第16-17页 |
| ·测验结果分析 | 第17-19页 |
| ·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内因 | 第19-20页 |
| ·外因 | 第20页 |
| 第二章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的可行性 | 第20-23页 |
| ·语文学科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占据优势地位 | 第21页 |
| ·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的部分目标具有一致性 | 第21-22页 |
| ·语文学科的学科内容具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寓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之中的实践及分析 | 第23-37页 |
| ·寓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之中的实践与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·结合材料,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案例 | 第23-28页 |
| ·本堂课的教学反馈 | 第28页 |
| ·教学反思 | 第28-29页 |
| ·寓心理健康教育与阅读教学之中的实践与分析 | 第29-37页 |
| ·阅读教学的教学案例: | 第29-33页 |
| ·课堂教学反馈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教学反思 | 第35-37页 |
| 第四章 寓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 | 第37-47页 |
| ·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挖掘策略 | 第37-41页 |
| ·师生课堂心理环境优化策略 | 第41-44页 |
| ·教师人格优化策略 | 第41-42页 |
| ·学生心理优化策略 | 第42-44页 |
| ·教学活动渗透策略 | 第44-47页 |
| ·情景体验法 | 第44页 |
| ·拓展教学法 | 第44-45页 |
| ·利用电视媒体、影视作品,完善学生的人格 | 第45页 |
| ·课外个别心理辅导 | 第45-47页 |
|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