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反性管理模式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及论证思路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自反性及相关概念 | 第16-22页 |
·什么是自反性 | 第16-20页 |
·自反性积累的概念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| 第22-29页 |
·美国式管理的特点——话语自反性 | 第22-27页 |
·高科技制造业 | 第23-26页 |
·美国的服务业 | 第26-27页 |
·话语自反性的成因 | 第27-29页 |
·英国文明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消费模式的转变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 | 第29-41页 |
·日本式管理的特点——集体自反性 | 第29-37页 |
·雇佣关系 | 第30-32页 |
·生产单位间的交易 | 第32-34页 |
·金融交易 | 第34-37页 |
·日本集体自反性的成因 | 第37-41页 |
·农耕文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"共同体"意识 | 第38-41页 |
第五章 德国企业管理模式 | 第41-45页 |
·德国式管理的特点——实用自反性 | 第41-44页 |
·双元制 | 第41-43页 |
·工会组织 | 第43-44页 |
·实用自反性的成因 | 第44-45页 |
·中世纪行会 | 第44页 |
·严谨的文化传统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 | 第45-56页 |
·三个国家自反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我国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0页 |
·三个国家自反性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0-56页 |
·日本"集体自反性"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1-52页 |
·美国"话语自反性"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2-54页 |
·德国"实用自反性"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