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15页 |
·朔城区概况及方言归属 | 第13页 |
·朔城区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选题根据和意义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使用符号说明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朔城区方言的人称代词 | 第15-27页 |
·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15-16页 |
·人称代词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16-24页 |
·三身代词单数形式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16-18页 |
·三身代词复数数形式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18-22页 |
·无定称代词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22-24页 |
·人称代词的主要特点 | 第24-27页 |
·人称代词单数形式的多样化 | 第24-25页 |
·人称代词后不加表复数的词缀"们" | 第25页 |
·复数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意义 | 第25页 |
·第二、三人称均有相应的敬称和复数形式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朔城区方言的指示代词 | 第27-37页 |
·指示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27-28页 |
·指示代词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28-34页 |
·指示人、物 | 第28-29页 |
·指示时间 | 第29-31页 |
·指示处所 | 第31页 |
·指示性状、方式 | 第31-32页 |
·指示程度 | 第32-33页 |
·指示数量 | 第33-34页 |
·指示代词的主要特点 | 第34-37页 |
·指示代词中存在内部屈折现象 | 第34-35页 |
·指示代词中指代数量形式多样 | 第35页 |
·处所指代词分类细致 | 第35页 |
·指示代词的虚指和任指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朔城区方言的疑问代词 | 第37-45页 |
·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37-38页 |
·疑问代词的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| 第38-42页 |
·关于"谁" | 第38页 |
·关于"啥" | 第38-39页 |
·关于"哪" | 第39-41页 |
·关于"多" | 第41页 |
·关于"咋" | 第41-42页 |
·疑问代词的主要特点 | 第42-45页 |
·构词特点 | 第42页 |
·疑问代词的变通用法 | 第42-44页 |
·问人疑问代词"谁"有复数形式"谁们阶" | 第44页 |
·表处所的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有对应关系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朔城区方言代词与近代汉语代词的比较 | 第45-59页 |
·朔城区方言人称代词与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比较 | 第45-50页 |
·朔城区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与近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比较 | 第46-48页 |
·朔城区方言第二人称代词与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朔城区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与近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比较 | 第49页 |
·没有词尾"们" | 第49-50页 |
·用"复数人称代词+数词"表示复数 | 第50页 |
·人称代词单数形式的多样化 | 第50页 |
·朔城区方言指示代词与近代汉语指示代词的比较 | 第50-55页 |
·"这、那"用作主语 | 第52页 |
·"这、那"用作宾语 | 第52-53页 |
·"这(那)+些、点" | 第53-55页 |
·"这"和"那"的指代功能 | 第55页 |
·朔城区方言疑问代词与近代汉语疑问代词的比较 | 第55-59页 |
·"谁"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