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9页 |
第二章 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| 第9-22页 |
第一节 模糊性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| 第10-12页 |
一、语言符号内部的因素 | 第10-11页 |
二、人类主观认识的因素 | 第11-12页 |
三、人类思维及交际因素 | 第12页 |
第三节 模糊语言的分类 | 第12-17页 |
一、由模糊词语构成的模糊语 | 第13-14页 |
二、模糊数量词 | 第14页 |
三、模糊限制语 | 第14-17页 |
第三章 模糊语言接受的依据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模糊语的相对确定性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模糊语的典型性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语境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语用容忍原则与模糊语的接受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英语新闻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 | 第22-42页 |
第一节 英语新闻语言特点 | 第22-25页 |
一、数词的大量使用 | 第22页 |
二、人名、地名、物名等专有名称的借用 | 第22-23页 |
三、缩略词的广泛运用 | 第23-24页 |
四、新创词不断涌现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从关联理论看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 | 第25-34页 |
一、关联理论 | 第25-27页 |
二、对合作原则的批判和发展 | 第27-30页 |
三、关联理论与英语新闻中的模糊数字 | 第30-32页 |
四、关联理论与英语新闻标题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理论看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 | 第34-42页 |
一、语境顺应论 | 第34-36页 |
二、语境顺应与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 | 第36-42页 |
第五章 英语新闻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| 第42-51页 |
第一节 模糊词语的十项语用功能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新闻英语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| 第43-51页 |
一、扩大信道容量 | 第43-44页 |
二、激发读者兴趣 | 第44页 |
三、概括新闻背景 | 第44-46页 |
四、适度劝慰功能 | 第46-47页 |
五、避免负面效果 | 第47-48页 |
六、传递美学信息 | 第48页 |
七、避免语言绝对 | 第48-49页 |
八、提高新闻效率 | 第49-50页 |
九、补充缺失信息 | 第50页 |
十、突出重点信息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