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对策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一) 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(二) 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三、课题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(一)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四、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(一) 系统论 | 第13-14页 |
(二) 语文教育心理学 | 第14-15页 |
(三) 素质教育理论 | 第15页 |
五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| 第15-21页 |
(一)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(二) 教师的调查 | 第16-18页 |
1. 教学观念 | 第16-17页 |
2. 衔接意识 | 第17页 |
3. 教学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三) 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 | 第18-21页 |
1. 学习兴趣 | 第18-19页 |
2. 学习习惯 | 第19-20页 |
3. 学习方法 | 第20-21页 |
六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对策的研究 | 第21-34页 |
(一) 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对策 | 第21-23页 |
1. 转变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 凸显衔接意识 | 第21-22页 |
2.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| 第22页 |
3. 构建合理的语文认知结构 | 第22-23页 |
(二) 初一语文教学的衔接对策 | 第23-28页 |
1. 实施中小学语文知识结合点的良好衔接 | 第23-24页 |
2. 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加强教法的衔接 | 第24-25页 |
3. 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 | 第25-27页 |
4. 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| 第27-28页 |
5. 切实利用好网络阵地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| 第28页 |
(三) 做好教材编写的衔接工作 | 第28-32页 |
1. 小学教材的比较 | 第29页 |
2. 中学教材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3. 利于衔接的编排方式 | 第30-32页 |
(四) 充分发挥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评价的作用 | 第32-34页 |
1.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评价的现状 | 第32页 |
2. 评价标准的确立 | 第32-33页 |
3.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评价的原则 | 第33页 |
4. 具体的实际操作 | 第33-34页 |
七、关于语文成长记录袋 | 第34-35页 |
八、关于一贯制 | 第35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