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3页 |
1 灰葡萄孢菌株的诱变 | 第13-23页 |
·材料 | 第13页 |
·菌株与植物 | 第13页 |
·供试培养基 | 第13页 |
·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·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菌株的复壮 | 第13页 |
·灰葡萄孢BC4菌株诱变 | 第13-14页 |
·诱变菌株生长量测定 | 第14页 |
·灰葡萄孢毒素制备 | 第14-15页 |
·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测定 | 第15页 |
·毒素提取液对杂草生长抑制作用测定 | 第15页 |
·灰葡萄孢毒素组分含量测定及制备 | 第15-1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6-22页 |
·灰葡萄孢的紫外线诱变剂量选择 | 第16页 |
·灰葡萄孢诱变菌株粗毒素对杂草的抑制效果 | 第16-17页 |
·灰葡萄孢粗毒素的HPLC分析 | 第17-21页 |
·毒素除草活性组分的制备 | 第21页 |
·高产菌株的稳定性试验 | 第21-22页 |
·讨论 | 第22-23页 |
2 灰葡萄孢除草活性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 | 第23-49页 |
·材料 | 第23-25页 |
·菌株 | 第23页 |
·试剂 | 第23页 |
·培养基 | 第23-2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·引物 | 第24-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34页 |
·菌株繁殖及培养 | 第25页 |
·RNA提取及检测 | 第25-26页 |
·逆转录体系的建立 | 第26页 |
·DDRT-PCR扩增 | 第26-27页 |
·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 | 第27-28页 |
·差异条带回收及二次扩增 | 第28-29页 |
·反式Northern杂交检测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| 第29-30页 |
·差别表达序列片段的克隆、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RACE技术扩增 | 第31-3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6页 |
·灰葡萄孢RNA提取和第一链cDNA合成 | 第34页 |
·DDRT-PCR扩增 | 第34-37页 |
·差异条带的回收及二次扩增 | 第37页 |
·反式Northern杂交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| 第37-38页 |
·PCR产物的克隆及阳性cDNA片段的筛选 | 第38页 |
·克隆片段的PCR鉴定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同源性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5'RACE扩增 | 第43-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9页 |
3 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58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植物保护 | 第61-67页 |
微生物除草剂与生物安全 | 第64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