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与相关解释

原创性声明第1页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4-5页
内容提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导论第12-18页
 一 论题的阐释第12-14页
 二 本文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第14-15页
 三 研究工作的切入点与主要方面第15-16页
 四 本文的组织第16-18页
第一章 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与复句信息工程第18-39页
 引言第18页
 一 小句中枢理论在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第18-23页
   ·应用于词语的自动切分和标注第18-19页
   ·应用于短语的识别和标注第19-21页
   ·应用于歧义的消解第21-22页
   ·应用于语法实体复杂特征集的描写第22-23页
 二 小句中枢理论与复句信息工程第23-30页
   ·复句研究的重要意义第23-25页
   ·复句信息工程的研究内容、目标和开展第25页
   ·关于“汉语复句语料库”第25-30页
 三 “汉语复句语料库”的利用第30-38页
   ·利用统计数据了解关系标记的使用频率第30-31页
   ·利用复句语料库统计关系标记的搭配距离第31-33页
   ·利用标注语料库发现关系标记的搭配模式第33-35页
   ·利用标注语料库进行关系标记的识别第35-38页
 小结第38-39页
第二章 词语搭配的理论体系与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第39-62页
 引言第39页
 一 词语搭配理论体系的介绍第39-43页
   ·搭配的定义第39-40页
   ·搭配研究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第40-41页
   ·国内搭配研究的开展及简单评价第41-43页
 二 复句关系标记搭配研究的意义、内容和手段第43-54页
   ·关系标记搭配研究的重要意义第43-44页
   ·关系标记搭配研究主要内容第44页
   ·本研究中用到的基本统计方法第44-54页
 三 本文开展研究的语料准备第54-61页
   ·本文使用的两个语言资源第54-56页
   ·对研究语料的预处理第56-59页
   ·对本文统计数据的说明第59-61页
 小结第61-62页
第三章 复句关系标记搭配的基本情况与相关分析第62-99页
 引言第62页
 一 关系标记的分布情况与使用频率第62-70页
   ·各类关系标记的分布情况第62-67页
   ·单个关系标记的使用频率第67-70页
 二 关系标记的搭配强度与语义的衍生第70-82页
   ·关系标记搭配强度的统计分析第70-75页
   ·常见的搭配强度大、共现次数多的搭配结构第75-78页
   ·从搭配强度与意义的衍生看“语表”对“语里”的影响第78-82页
 三 关系标记的搭配长度与相关句法特征第82-93页
   ·关系标记的搭配距离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·搭配距离与相关格式的“表—里—值”分析第84-93页
 四 关系标记的语义韵第93-97页
   ·“语义韵”的界定与关系标记的“语义韵”第93-94页
   ·原因标记“多亏”的“语义韵”分析第94-97页
 小结第97-99页
第四章 递进标记的搭配、关联与易位第99-122页
 引言第99页
 一 递进标记搭配的基本情况与个案分析第99-105页
   ·递进标记搭配的基本情况第99-101页
   ·反递格式“不仅/不但…反而”前搭配项“表—里—值”分析第101-105页
 二 递进层级句式的关联与易位第105-121页
   ·递进层级句式的语义类型第105-108页
   ·递进层级句式的关联第108-113页
   ·递进层级句式的易位第113-121页
 小结第121-122页
第五章 连词“结果”的语法化与共时平面的搭配第122-157页
 引言第122页
 一 “结果”的虚化过程与动因第122-135页
   ·“结果”的历时使用情况考察第122-128页
   ·连词“结果”虚化的动因第128-131页
   ·连词“结果”虚化的特点第131-133页
   ·“结果”虚化的认知基础与类型学意义第133-135页
 二 “结果”的连词典型性问题及其共时平面的使用情况第135-148页
   ·“结果”的连词典型性聚类分析第135-142页
   ·连词“结果”的分布、句法位置与搭配第142-148页
 三 “结果”和“所以”的搭配差异第148-156页
   ·关联句类的差异第148-150页
   ·与因果标记搭配强度的差异第150-151页
   ·搭配的语义韵的差异第151-156页
 小结第156-157页
第六章 关系标记的连用与异类搭配第157-196页
 引言第157页
 一 关系标记的连用第157-186页
   ·关系标记连用的分类第158-159页
   ·关系标记连用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第159-177页
   ·影响关系标记连用的重要因素第177-183页
   ·关系标记连用的语用价值第183-186页
 二 关系标记的异类搭配第186-195页
   ·关系标记组合的三种形式第186-189页
   ·异类标记搭配的基本模式第189-193页
   ·异类标记的搭配强度及语用价值第193-194页
   ·异类标记的搭配与复句层次的划分第194-195页
 小结第195-196页
结语第196-201页
 一 本文的结论第196-197页
 二 论文的意义第197-199页
 三 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第199-201页
附录一 “《人民日报》语料样本”265个关系标记的出现次数第201-204页
附录二 “《人民日报》语料样本”常见搭配模式的MI值统计数据第204-210页
附录三 “《人民日报》语料样本”常见搭配模式的Z值统计数据第210-216页
附录四 共现次数、MI值和Z值均在前95位的55组搭配格式第216-218页
附录五 “《人民日报》语料样本”中常见搭配标记的平均搭配距离第218-221页
附录六 “因为……所以”与“之所以……是因为”搭配距离对比检索语料第221-237页
附录七 90个含有标记“多亏”的检索例句第237-241页
附录八 122个“不仅……反而”的检索例句第241-248页
附录九 关系标记的异类搭配部分语料第248-252页
参考文献第252-257页
后记第257页

论文共2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修复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研究
下一篇:有机玻璃的增硬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