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1-21页 |
一、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应用解剖知识 | 第8-11页 |
二、臂神经根性撕脱伤及治疗现状 | 第11-16页 |
三、臂丛神经椎孔外神经根断裂的治疗现状 | 第16-17页 |
四、神经示踪技术和BDA | 第17-18页 |
五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目的、意义 | 第18-21页 |
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9页 |
一、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21-23页 |
二、实验方法 | 第23-29页 |
1、动物模型制备 | 第23-24页 |
2、染色及指标检测 | 第24-27页 |
3、BDA 脊髓及神经干示踪 | 第27-28页 |
4、统计学处理 | 第28-29页 |
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| 第29-52页 |
1、一般情况 | 第29页 |
2、肱二头肌肌肉湿重 | 第29-30页 |
3、病理改变 | 第30-52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52-65页 |
一、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修复后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 | 第52-59页 |
二、神经吻合对于神经元保护作用时效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三、大鼠C_(5-7) 损伤后,肱二头肌变化的讨论 | 第61-63页 |
四、改良的Marsland 与LFB 双重染色法及应用 | 第63-65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3页 |
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4-7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